許多富人都背負龐大債務?致富原子習慣:活用「借款」做財務規劃

致富原子習慣:借錢是為了投資,而非為了生活。

「這些人,當初到底是怎麼累積出億萬身家的?」擔任東京都國稅局官員、查稅超過10年的我,終於找到富人與普通人之間的驚人差異,真正掌握財富密碼的理財金律——關鍵好習慣。(本文節錄自《致富原子習慣》一書,作者:小林義崇,樂金文化出版,以下為摘文。)

 

當我還是菜鳥國稅局官員時,就對許多富人背負債務這件事,感到很不可思議。當時我沒有完備的金錢知識,誤以為「背負債務的人都是低收入者」,所以會覺得「明明有這麼多資產,為什麼要借錢」。

大家聽到「許多富人其實背負龐大的債務」,想必也感到意外吧?然而,後來我發現有錢人也會借錢,其實滿合理的。遺產稅的申報書不只記載死者的財產,還有「借款」。因為計算遺產稅時可以扣掉債務。

 

 

同樣是借錢,沒資產的人借錢和有錢人借錢的目的也截然不同。

沒資產的人借錢通常是為了填補生活費的不足,像是「想買房買車卻不夠錢,就靠貸款湊合」,或是「生活費不夠,就透過消費者信貸預借現金」。

這樣的借錢原因不會帶來經濟利益,因為利息或手續費而虧損的個案反倒比較多。而當還不出錢時,等待自己的也會是破產的末路。

反觀有錢人則是以「投資」的名義借錢

哪怕借錢後要負擔利息或手續費,也能期待更勝一籌的報酬,所以才借錢。要增加投資的利潤,還有個有效的方法是活用「槓桿」。

借錢可以依照信用能力多借,比如擁有1 億日圓資產的富裕階層,要借10 億日圓也不難,只要妥善地投資操作這10 億日圓,就會比直接投資1 億日圓還要有效率。

另外,富人能以有利於一般人的條件借錢這一點,也是關鍵。

擁有鉅額資產的富裕階層倒債風險低,利息或還款期限之類的條件會受到優待。富裕階層也有很多機會收到銀行活用融資投資不動產的提案,比較能夠容易持有租賃物件。

之後租賃物件會產生房租收入,只要改造空屋,同時針對早期投資設定充裕的報酬,就不會為還債所苦。還清債務之後,租賃物件就會以資產的形式保留下來。簡單來說,只要這樣做,有錢人就會愈來愈有錢。